院属各部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发布了2022年度“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具体链接: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7045.htm。结合所内实际情况,通知如下,请感兴趣的老师积极申报。
一、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布局,2022年度拟资助以下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注重与信息科学、化学科学、数理科学等领域的合作。
(一)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
1.恶性肿瘤演进过程中肿瘤异质性和微环境功能可视化。
针对肿瘤异质性和肿瘤微环境主要组分,进行肿瘤组织类型、分子分型与组学信息的功能关联,分析和可视化解析恶性肿瘤演进过程中肿瘤微环境功能与肿瘤异质性形成的关系及调控机理,为创建原创性可视化技术奠定基础。
2.恶性肿瘤影像、病理与多组学融合的智能诊断与疗效评估。
根据肿瘤治疗临床需求,利用影像、病理和多组学信息的交叉和融合技术,探索人工智能(AI)辅助的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新理论和新策略,建立肿瘤智能诊断、演进预测、疗效评估与预后判断的技术规范和应用模式。
3.恶性肿瘤临床诊疗相关关键分子功能可视化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初步转化应用。
围绕恶性肿瘤演进中关键分子功能的可视化,将原创性的原理和技术转化应用于恶性肿瘤临床诊疗流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推动临床应用。
(二)集成项目
1.恶性肿瘤演进过程中肿瘤异质性和微环境可视化智慧诊断。
基于恶性肿瘤演进过程中肿瘤异质性和肿瘤微环境形成与功能调控机理的可视化解析,集成创新理论;利用影像、病理和多组学信息融合的创新技术,实现AI辅助的肿瘤异质性和微环境的功能可视化智慧诊断。
2.恶性肿瘤临床诊疗关键分子功能可视化技术创新及临床研究。
围绕恶性肿瘤临床诊疗相关的关键分子功能可视化诊疗技术开展研究,并转化应用于恶性肿瘤临床诊疗流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临床收益和风险,形成临床诊疗原创技术。
二、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本重大研究计划强调和鼓励:
(一)对实现总体科学目标的贡献率。
(二)促进科学问题解决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学科交叉,多组学、病理和影像信息的融合。
(四)促进我国相关领域发展的国际合作与共享。
三、2022年度资助计划
拟资助集成项目2-4个,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35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集成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3-5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拟资助培育项目3-5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6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培育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高级职称人员)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制。
(三)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
1.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报时只需在线提交申请书,待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签字盖章页原件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后一同上报。
2.申请人应当按照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要求在线填写和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3.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集成项目”、“重点支持项目”或“培育项目”,附注说明选择“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集成项目的合作单位不得超过4个。
4.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将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5.申请人在申请书“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部分,应当首先说明申请符合本项目指南中的重点资助研究方向,以及对解决本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实现本重大研究计划科学目标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五、报送程序及要求
1. 8月31日前,申请人以邮件形式上报申报意向至邮箱isis@nimte.ac.cn;
2. 9月15日前,申请人登录ISIS系统,在线撰写申请书并提交;
3. 9月20日前,科技综合处系统在线审核并上报基金委。
六、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委员:医学科学部七处 联系电话:010-62329157
所内:科技综合处 王古月,15168552932/wanggy@nimte.ac.cn 国家基金申报专用邮箱:isis@nimte.ac.cn
科技综合处
2022年8月26日
|